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陳杭)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2021年,京津冀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6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88%。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框架下,京津冀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有效破解空氣污染物長距離跨區域傳輸影響難題,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這是記者5日從2022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與氣候行動論壇上獲悉的。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2022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與氣候行動論壇在北京舉辦。圍繞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主題,聚焦協同推進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交流分享國際大都市空氣質量改善和碳排放控制主要措施、政策工具、成效進展等經驗。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介紹,十年來,中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氣污染宣戰,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
張大偉說,2021年,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6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88%。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從58天減少到8天,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
關于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張大偉表示,京津冀三地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化管理創新,開創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新格局。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框架下,有效破解空氣污染物長距離跨區域傳輸影響難題,共同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消息,今年前7個月,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6%,繼續創歷史同期最優。
北京市副市長談緒祥說,北京市下大力氣治理大氣污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接續實施清潔空氣、藍天保衛戰等一系列行動計劃,取得積極成效。希望深化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合作,分享北京治理經驗,為世界更多城市提供借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