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一張寫有當天7時AQI(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的圖片首次掛上上海環保部門的微博,圖中黃顏色的“空氣寶寶”面露微笑,意味著空氣質量為良。
這些數據見證了上海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從2013年的62微克/立方米到2021年的2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56%,達到“史上最低”。二氧化硫、PM10、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也在2021年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越來越頻繁地刷爆上海人朋友圈的“水晶天”,已成為上海不遺余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寫照。
2天嚴重污染、4天重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PM2.5最大小時濃度超過600微克/立方米……2013年12月,上海連續9天的空氣污染讓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伏晴艷至今記憶猶新。
“污染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很罕見。”伏晴艷表示,這讓社會各界的相關人士深刻意識到,等污染來了再啟動預警和應急減排措施,為時已晚,必須“跑到霧霾前面”,推動防治方式從末端向源頭轉變,弄清楚成因和來源,消除“病根”。
一年多以后,科研人員繪就上海首張PM2.5“基因譜”,進而得出區域影響和本地污染排放貢獻率“三七開”等重要結論,為上海“十三五”大氣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充分做好本地大氣污染防治,同時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和重污染預警聯動。
“基因譜”的繪就得益于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上海2006年開始試點開展PM2.5自動在線監測,截至2021年底,上海已建成19個國控點、54個分區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點、數千個固定監測點,構建了系統、完備的監測網絡,是洞悉大氣污染“密碼”的眼睛和大腦。
在浦東大氣超級站,有一根醒目的白色“圓柱”,這是一臺激光雷達,它發出的光束遇到沙塵中夾帶的大顆粒便會折射,根據顆粒形狀的不同呈現不同的反射波,據此判斷沙塵的組成結構和發展趨勢,支持監測單位對空氣污染做出分析,建立對應處理方案,及時向公眾發布預警。
近年來,一批全新的監測設備用來填補固定監測點“看不到”的盲區。它們搭載上公交車和出租車,每5秒向平臺上傳一次監測到的大氣污染物實時濃度。這些覆蓋數千條路段的行車數據被生態環境部門“翻譯”成由10種顏色構成的彩色線條。色彩“不健康”的線條所在路段將在系統內被點名,管理部門據此開展精準治理。
通過監測積累了豐富數據,就能在鎖定污染源的基礎上,給它們“畫像”,進而對癥下藥。
2013年11月的第一天,不少加油站的服務員反復回答著同一個問題:“93號換成92號了?”
從這天起,上海全面供應國五標準汽柴油。半年后,上海提前實施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比國家整體計劃提早了4年。
提早行動的背后,是對嚴峻形勢的充分認知及對空氣污染癥結的詳細掌握。2015年初上海公布的首張PM2.5“基因譜”顯示,上海機動車產生的廢氣等污染物排放對城市中PM2.5的貢獻率達到25%左右。使用更環保的國五標準車用汽油,可有效減少尾氣污染。
這只是上海解鎖大氣污染“密碼”后得到的清晰路徑之一。“2013年是上海系統性治理大氣污染的‘元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周軍表示,這一年,上海首次以專項行動計劃的方式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啟動實施的《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聚焦能源、產業、交通、建設、農業、社會生活等六大領域,明確了187項任務措施,重點解決產業結構偏重、能源過度依賴石化燃料、運輸較多依賴公路運輸等污染癥結。
因為治理有的放矢,上海在2016年底,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主要目標任務,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9微克/立方米。
然而,大氣污染的“密碼”并非一成不變。隨著PM2.5污染治理的深入,一種“藍天下的污染”開始突出。從2017年起,臭氧取代PM2.5,成為上海大氣治理領域的首要污染物,其作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數超過了PM2.5。
面對PM2.5污染形勢依舊嚴峻和臭氧污染日益凸顯的雙重壓力,2018年,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啟動,持續推進重點領域、行業的深度治理,強化電廠、鍋爐、重點企業、工業揮發性有機物及移動源的污染防控。
又一輪清潔空氣行動即將收官,上海胸有成竹。去年,上海已有335天空氣質量為優良,AQI優良率達91.8%,較2013年提升了39個百分點。
以監管執法倒逼企業治理大氣污染,是常規思路,上海則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通過市場機制這只“無形之手”,讓排污者從“要我治”轉變為“我要治”。
2015年底,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啟動,上海根據排污者污染治理情況和排放水平,實施差別化收費政策,減排企業可“打折”。
試點效果達到預期。截至2017年10月,第三階段試點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核定排放量為0.69萬噸,收費金額為1.34億元,相比第一階段,收費反而減少了300萬元,而揮發性有機物核定排放量減少了近一半,這還是在第三階段試點行業增加了至少一倍的基礎上。
排污許可相當于一份“合同”,標明企業每年允許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排放方式和去向等內容,要求企業作出承諾。
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排污許可制度。2017年6月,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上海首家獲發國家版排污許可證的單位。
“獲證后的三年,每年的顆粒物排放總量都限制在244.49噸以內。”企業代表坦言,這個限值是根據企業2015年的實際排放量核算得出的,可謂“卡到喉嚨口”,但從長遠來看,優勝劣汰,勢必有一大批低水平企業因為通不過排污許可審核而被清退出市場,那時更良好的市場環境就是回報。
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計核發排污許可證5648張,基本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的全覆蓋。
依靠“單打獨斗”的治理模式是低效、不可持續的。針對大氣污染的跨區域等特征,上海在治理上始終堅持區域聯動、多元共治。
2013年,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成立。在此推動下,三省一市協同推進區域高污染車輛限行執法,區域同步提前實施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換用國六汽柴油,全面落實“三油并軌”,協同推進區域柴油貨車污染和港口專項治理,圓滿完成連續四屆進博會等重大活動的大氣環境質量協同保障任務。
截至目前,依托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長三角區域已實現400多個站點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數據、10多個大氣超級站和2000多家重點源在線監測數據的共享。在此基礎上,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圖上個月出爐,這是國內首次由地方層面共同公開發布跨省級行政區域空氣質量預報結果,未來7天三省一市的空氣質量一目了然。
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長三角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長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11.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6.7%,比2020年上升1.6個百分點。
作者:陳璽撼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