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PM2.5、PM10、二氧化硫等這些常見污染物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那你知道什么是新污染物嗎?新污染物該如何防范治理?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六大方面13項重點任務,提出到2025年要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篩查。
禹州潁河林水生態長廊
什么是新污染物?“新”在哪兒?
據了解,新污染物是指放在環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但尚未納入環境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新污染物“新”在哪?在2022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長任勇介紹,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塑料,在被排放到環境中以后,被定義為新污染物。相對于常見且熟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新污染物種類繁多,更重要的特點“新”是因為其種類還可能會持續增加,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被識別出的新污染物還會持續增加。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河南是化學品生產使用大省,化學化工生產和化學品使用在創造價值、滿足工農生產和改善生活需要的同時,部分也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形成了各種已知危害和可疑的不利影響。”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生態文明所助理研究員韓鵬說,“與常見的傳統污染物一樣,新污染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形成了明顯的不利影響,并且危害比較嚴重、風險比較隱蔽,環境持久性、來源廣泛性明顯,治理復雜。”
環境中的藥物和個人護理品在環境中的傳輸路徑
新污染物如何治理?《方案》明確六大方面13項重點任務
《方案》明確了新污染物治理目標,到2025年,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篩查,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建立省級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按照“省級分工負責、市縣具體落實、企業積極參與”的原則,《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的管理機制,落實新污染物治理屬地責任。以醫藥、農藥、精細化工、畜禽養殖等行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化學物質生產使用品種、數量等基本信息調查。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首輪化學物質基本信息調查和首批環境風險優先評估化學物質詳細信息調查。同時,針對列入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的化學物質以及抗生素、微塑料等重點新污染物,科學評估環境風險狀況,建立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源清單,動態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
有著“明星村”美稱的安陽市殷都區東積善村的盛夏美景
從源頭管控,防范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方案》提出,對淘汰類工業化學品、農藥、獸藥、藥品、化妝品等按期淘汰,未按期淘汰的依法停止其產品登記或生產許可證核發。按照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禁止、限制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加強玩具、學生用品等相關產品新污染物含量控制監管。嚴厲打擊已淘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非法生產和加工使用行為。
過程中嚴格控制,減少新污染物排放。《方案》提出,加強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對使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進行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企業依法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改造;規范抗生素類藥品使用管理,引導醫療機構規范使用抗生素;強化農藥使用管理,2025年年底前完成一批高毒高風險農藥品種再評價,持續開展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穩步推進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和替代。
末端深化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方案》提出,聚焦石化、涂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行業,選取一批重點企業,推動先行先試,實施新污染物治理示范工程,減少新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對排放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要采取污染控制措施,提升含特定新污染物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探索開展含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廢棄泡沫滅火劑環境無害化處置。
【專家觀點】新污染物治理勢在必行 需要全面統籌、多方協調
“底數不清、風險隱匿、治理復雜,是新污染物防治面臨的突出問題。”韓鵬認為,《方案》通過實施調查評估、分類治理、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有助于統籌全省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理,加快建立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
韓鵬說,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還面臨著各種復雜形勢,“一方面,相比較傳統明確的污染防治,新污染物防治目前的工作重點主要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隨著新化學品、新監測技術研發應用,以及新污染機理和污染危害發現,新污染物防治客觀上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相關治理工作的適應性需要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如何統籌處理好新產品研發應用與環境影響管控,產業發展、社會需求與污染防治,也是作為化學化工生產應用大戶的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科學儲備、技術儲備、制度儲備,建立完善新污染物防治體系,同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導社會綠色消費,統籌推進相關工作有序實施。”韓鵬說。(張家祺)